图源:Unsplash
【资料图】
2023 年,ChatGPT 引爆了全球对 AIGC 的广泛关注,科技界、知识界、教育界也围绕其正在引发的一系列深刻的连锁反应激烈争论。
芥末堆持续关注教育前沿与最新的科技动态,对于 " 大模型+教育 " 的诸多可能性,乃至大模型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我们充满好奇。而这些问题,我们渴望行业领袖、科技大咖的专业解答。
面对同一问题,各位教育界、科技界的前辈大咖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会碰撞出不同观点的火花?芥末堆全新推出 [ 大模型+教育 ] 系列专题访谈,每期邀请一位业界翘楚,无保留分享他们的专业观点。
国产大模型数量已超百家,但这两天,大家都在说 " 国产大模型已无公司可投 ":美团已经完成了对光年之外的收购,腾讯投资、好未来战投也积极出手,窗口期短,结合 ChatGPT 的访问量出现负增长的消息,资本与创业者们更感到时间紧迫。这是 " 大模型十讲 " 系列第三期,我们邀请到了原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助理,原东方优播 CEO 小狼老师,小狼老师现为新东方子公司优编程董事长。
您觉得此次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大模型的流行,为教育界、知识界带来了哪些变革?
小狼:随着以 ChatGPT 技术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技术的迭代,教育的各项成本支出会进一步降低,接下来的十年,AIGC 可能会使教育领域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认为将主要呈现出两个巨大的变化:第一,它可以把我们以往认为必须经由人工处理的一些个性化的东西,改为以工业化生产的形式来进行。
举个例子,比如说学生的学习,到今天为止,学生拿到的肯定都是统一的学案,因为编教材的门槛很高,如果做个性化的处理就要找专人定制教案,考虑到成本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有了 AIGC,我直接输入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就能得出一个个性化的结果,这对教育而言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
另外,我们常说中国的教育资源不平衡,但现在看来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地方,主要已经不是在硬件上了,而是在软件上,在老师身上。老师教学水平差异的本质在于老师对课程的设计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把握。就像工业革命之前,手工业其实靠的就是老师的经验和水平,而工业革命之后,一个儿童操作机器也可以织出特别美丽的布匹,推及到教育领域,一些优秀老师才能够给出来的教学方案,可以用工业化的方式去解决,从而使教育资源更加均衡,还能够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第二个巨变在于大模型对自然语言的处理、解答和输出,真正做到了文字处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以往我们如果写一篇文章,搜索引擎里面找到的信息是不可能直接生成到文章里面的,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重新的处理,情感基调、表达方式等都要修饰,但大模型可以直接把互联网上整理的信息,按照使用者的意愿,以一定的语言形式很流利地输出出来。这也意味着,有真正的思想性、灵感性、创造性的工作才不会被取代,同时很多泛教育类的工作,他的成本结构和运营方式也会产生变化。
这也使得我们教育的目标,培养人的标准发生变化,以编程为例,单纯学习编程语言可能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大部分的基础性编程都是可以用大模型去做的,编程语言的本身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但是他背后的算法思维和对于算法的理解就会变得很重要。理解大语言模型背后的东西,才能够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
所以长期来看,大模型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是变得更公平了吗?
小狼:前提是它的成本最后能够降得下来,技术和公平之间的关系,背后取决于技术本身的成本是高还是低,一般来说技术带来的都是成本的下降。ChatGPT 初期的问题就是成本高,虽然出现很多商业化的推进,但是用于用户端的都还没有产生革命性的进展,更多是用来写文章节省体力了。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有一些特定场景,很多东西没办法完全沉积到互联网的公开资源上,所以现在的产品除了成本高之外,应用在教育上面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大量的教育场景来给大模型进行深度学习。国内互联网企业掌握了大量场景数据,如果这些素材能够用于大模型的训练,才能让大模型真正适应教育场景。
您觉得教育行业在对大模型的探索上,当前在技术上或者说认知上,最需要跨越的障碍是什么?
小狼:刚才说现在的大语言模型对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强,难点在于虽然各家互联网公司也都在跟进这个事儿,但由于成本等各方面原因,光靠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或教育公司的力量,到底能不能把自己的资源开发出来,这是一个问号。
另一方面在于,像 Open AI、微软这样有实力的公司,会有多大的动力去跟互联网教育公司合作?ChatGPT 的使用范围其实已经非常广了,他回答通用问题的能力也很强,但是在数理上的逻辑不是很佳,稍微复杂一点的数学题还做不对。从商业化的角度看,解决数学题只在教育场景有用,在其他任何场景就没有用了。
现在的趋势下,你会发现 ChatGPT 有点变笨的趋势,因为 Open AI 想要降低成本,让它更好的实现商业变现,所以不得不采用削减参数的方式,结果就是回答相对没那么智能了。所以对于一家商业公司,在考虑商业变现的时候,它是否有特别强大的动力去解决教育场景的问题呢,这是未知的。
随着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对于尚处在学习与发展阶段的孩子,您有哪些建议吗?
小狼:不光是要给孩子建议,因为孩子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取决于家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阶段去理解这个问题。我刚才说过,技术和教育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技术能够给教育提供更好的工具,使教育的效果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技术本身也会使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发生迁移,即未来需要的人的素质会发生变化。
大多教育公司接触的孩子,往往是小学、初高中、大学里面要学知识的孩子,但实际上我们会发现大语言模型还会对另一个阶段的孩子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学龄前阶段,也就是 3-6 岁的孩子。学龄前的孩子对一切充满好奇,但不是所有的问题老师或家长都能够解答,我做过测试,对于一些问题大模型可以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为他解答,这意味着这些孩子所接受的学前教育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果真的出现了面向 3-6 岁孩子的大模型产品,我觉得家长是一定要关注的。
对于学龄之后的孩子,也要认识到单一的知识或技术性的学习对于未来工作的价值几乎没有了,这种单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只是为了人类更高阶的创意服务,没有想法和思考力就不会有产出。其实这对我们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本身会有一些构想,家长可以利用 AIGC 给孩子定制个性化的方案。
可以分享您对优编程的未来构想吗?
小狼:实际上我们当下学校里对科目的划分,基本上都来自于 200 年前,正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大量跟力学、热学、电学、化学相关的工厂迅速起来了,国家如果想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红利,就要培养大量产业工人。那个时候自动化的条件还不够好,所以产业工人必须得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到了今天,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和信息技术联系在了一起。
我本人在高中就学习编程参加竞赛,这带给了我巨大的机会。后面有机会能做东方优播、新东方在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在工作中表现出来了和 IT 技术能够紧密结合的特质。这个社会已经发展了,但是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还需要进步。也就是说未来一个孩子,就算他不去当程序员,但是因为他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他不懂信息技术,很多东西他就不理解乃至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更不懂怎么去设计自己的商业模式,可能会错失机会。
编程和信息学应该成为我们所有孩子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它的作用就跟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物理、化学的地位一样,在全球的公立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转变之前,让课外的编程培训机构来提供更多这方面的供给,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关键词: